王氏三槐堂(杨桥支系)续修宗谱 简报 第一期
阅读次数:
1363
发布时间:2020-10-03 12:19:38
王氏三槐堂(杨桥支系)续修宗谱
简 报
(第一期)
目 录
1、伟人论谱
2、从动议到决议
3、王氏三槐堂(杨桥支系)续修宗谱首届理事会名单
4、寻找老谱 奠定基础
5、细心查阅 追本溯源
一、伟人论谱
1、孙中山先生论谱
《族谱》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,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,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,应该加以利用。
——孙中山(三民主义)
欲兴民族,先从团结宗族入手。
——(谈国、说家、论谱)
2、毛泽东主席论谱
搜集家谱,族谱加以研究,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,也可以为人文、聚落地理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。
——(在1957年成都会议上的讲话)
二、从动议到决议
水有源、树有根、国有史、家有谱。水无源而涸,树无根而萎,家无谱则亲疏难辨,昭穆难分。
在全国各地各大姓氏轰轰烈烈重续宗谱的感召 下,同时也受杨桥村“燕还堂”王氏续修宗谱成功的启发和鼓励下,我“三槐堂”王氏后裔王守和、王运达起了动议,并以王守和个人名义向我们族人发出邀请信,得到了我王氏宗亲的热烈响应,于4月5日从四面八方赶来到杨桥“王朝大酒店”欢集一堂,这次共来代表60多人,其中有88岁高龄的王运先,86岁高龄的王运道,有来自池州、铜陵、东至、望江,有来自各县区社以及在老家的代表,大家一见面,互相介绍互相问候,有久别重逢别一样的亲热,别一样的感情,气氛十分热烈而融洽。
中午十一时,王氏宗亲集会正式开始,王运达主持会议,王守和发表讲话,重点讲到续修宗谱的重要意义和它的深远意义,讲到为什么要续修,怎样去续修,同时提出我们王氏宗亲这一代,必须面对时代的重托,必须团结一心把三槐堂王氏宗谱续修好,并对续修宗谱的原则、规则、做法提出一些初步建议。
与会宗亲经过热烈讨论,一致同意续修宗谱,王运先第一个表态发言,表示拥护赞成,王运道也接着发言,并在会上率先表态为修谱捐助1000元钱,紧接着王守恭等宗亲也纷纷表态赞成拥护,各尽所能全力支持!
在经过大家一致表态后,会议形成了王氏三槐堂(杨桥支系)续修宗谱的决议。并推选出修谱理事会,具体办理续修宗谱事宜。
一场相隔98年的宗亲集会,拉开了续修宗谱大业的帷幕,预祝王氏三槐堂续修宗谱大业取得园满成功!源远流长。
三、王氏三槐堂(杨桥支系)续修宗谱首届理事会名单
理事长:王守和
付理事长:王运达
理事:王运贵 王运祥 王先锋 王运飞 王 建
四、寻找老谱 奠定基础
2019年4月5日(已亥年清明节)是我们三槐堂王氏宗亲值得纪念和回味的日子,这天,我们作出了续修宗谱的决定,这是王氏宗亲一件大喜的事,也是一件大好事,但是,再好的事,没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是办不成的,我们续修宗谱没有老谱为基础,一切都无从谈起,成为空话,所以我们为寻找老谱,理事会成员上门拜访,多次恳求,几经周折都未成功,在我们陷入失望的状态时,我们去了姥山、练潭继续走访寻找,所到之处凡是王氏宗亲,听说我们是杨桥王氏后裔,都十分热情,就象见到亲人一样,他们帮助我们打听寻找,开始找了几套老谱,都残缺不全,不够完整,无法比照,这样继续寻找,最后在王家大冲王维章老人家里(昌字辈)找到一套完整的老谱,一个木制的上刻“王氏宗谱”四个字的谱箱子里装着整整亮齐齐22卷老谱。
这一套“王氏宗谱”问世到现在整整98年了,接着,在王氏宗亲王忠生、王俊峰的介绍下,王维章老人欣然答应,借给我们杨桥王氏宗亲修谱用,当时一道去的王守和、王运贵、王运达激动得欣喜若狂。当天下午我们就把这套老谱接回家,彻底解决了我们续修宗谱的无底本之忧。
五、细心查阅 追本溯源
通过验证,我们王氏三槐堂现存这套老谱是民国十年,也就是1922年修成的,22卷共3388页。
我们在接回这套老谱后的第二天开始查找,杨桥支系是从那一代开始的,翻开谱卷,密密麻麻,犹如大海捞针。
为了不让这百年老谱受损坏,王运达还专门买了五双丝绸白手套作翻阅谱专用,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存细查阅,终于找到我们杨桥支系各房头的源由。于是与电脑商家议定,先扫描后复印,复印两套新宗谱,便于续修谱之用。
到目前为止有两大点已基本清晰了。
1、从姥山迁往杨桥的是王氏十九世公国清公。国清公是十八世永大公的长子。
2、杨桥支系各房已基本搞清楚了。为下一步续修宗谱做出了良好的开端。
二0一九年五月十六日 撰